为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,搭建优秀毕业生与学弟学妹之间交流的桥梁,展现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青年学子的风采,特此在毕业季开展优秀毕业生专访活动。
黄雨笑,女,中共党员,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,曾任院团委学生副书记。在校期间获得校优秀三好研究生、优秀学生干部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,拟定就业为武汉市某中学思政教师。
首先,需要有良好的心态和挑战自我的勇气。就业过程中心态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希望大家找到能调节自己心态的方法,积极乐观的心态是成功的良好前提。同时,当机会来临的时候,一定要勇敢抓住。其次,要学会收集多方面的信息。不同地区的政策、考试形式、考试时间都不一样,需要大家提前明确考试的城市或者区域,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准备。在正式考试前,可以与同伴一起根据考试内容进行反复多次的练习,多说多练才能找到可以进步的空间。最后,如果时间安排允许的话,建议大家提前去想去学段的学校实习,实践经验会给考试提供更多帮助。
感谢学校和学院对我的培养,同时也非常感谢我的导师姜晶花老师,涓涓师恩,铭记于心。愿大家在未来的日子心想事成、前程似锦。
牛思琦,中共党员,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向博士研究生,师从李晓光教授。曾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党支部书记,在校期间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、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等省部级荣誉。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,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多项,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城市思想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。毕业去向为北京某高校思政课教师。
“博观约取,厚积薄发”。在北科大,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,得到了太多无私的帮助,也收获了进步的喜悦,感恩母校提供的成长平台,使我由入校之初在学术上的青涩懵懂,实现了博士毕业执教全国重点大学的蜕变。学术科研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的事业,从经典文本和相关研究专著,到几千至一两万字不等的期刊论文,再到党报上短小精悍的政论文,只要是与专业以及研究方向有关的文献,或精或细、或粗或浅都应有所涉猎,可以保持每天一篇文章的阅读量。积累过后要有所突破,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术论文写作,必须致力于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对话,使自身的思想感悟顺应国家民族的发展大势,以深厚家国情怀升华凝练学术品格,自觉加强学术科研训练。
“致虚守静,孜孜以求”。学术研究是一项需要耐得住寂寞、静水沉心的事业,在我看来写论文更像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思想“宣泄”,是心灵与文字的深度对话。在学术精神上对我影响最深的当属我的导师李晓光教授,只要谈及学术问题,她平日和蔼可亲的话语里总会透出一股严肃、严格、严谨的风范,改论文时会在纸稿里标出小到一个标点符号的变化,每一处改动必然要指出缘由。导师在学术上认真、执着、对细节近乎“苛刻”的严格,正是对学术的一份敬畏之心。传承是最好的致敬,秉持一丝不苟、心无旁骛的学术情怀,逐渐磨练着我对学术的态度。
“千回百转,难舍初心”。我很幸运地能将人生信仰与专业研究融于一起,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博士生,也是未来的青年思政课教师,坚守学术报国初心,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锻造过硬本领,便是我矢志追寻的学术理想。学术科研的征途中没有平坦的大道,曲折与挑战在所难免,只有坚持踏踏实实做学问的初心,才能不畏一次次修改论文的重复与单调,无所谓一个字一个字“抠意思”的乏味,更不惧论文被拒的懊丧。学海无涯,未来的学术之路没有尽头,感谢家人的陪伴、感谢与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相遇;前路漫漫,我将不懈努力、砥砺前行。
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博士生,希望师弟师妹们笃行不怠、奋楫争先,时刻牢记母校“求实鼎新”的校训,继承并发扬一代代北科人的优秀品质,做到立德修身、潜心治学、开拓创新,真正把为学、为事、为人统一起来,不断铸就“钢铁摇篮”新的荣光。“岁华可读,凭君共守。风物有信,应候来归。”沉淀了岁月的芳华,回首今日定是努力拼搏后的无悔青春。
申茜茜,中共党员,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2021级研究生,拟去向赤峰某公办大专教师岗。
找工作是一个很漫长的事情。首先,心态要稳,主动出击,时刻关注相应岗位的信息内容,线上线下都不放过,及时投递简历。其次,做好复习,教师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,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尤其对于面试来说,需要长时间的公开练习,抓住机会提升自己的胆量和应变能力。最后,要抓住岗位需求,根据以往资料及公布信息,结合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总结出适合自身及岗位所需的破题之路。
时光飞逝,感恩相遇,祝各位同学和老师前程似锦,在所热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。
最新动态
地址:中国·北京·海淀区·学院路30号院
邮编:100083
电话:010-62334199